电影——生活十题之八
我们在生活中无非扮演两种角色,当事人或旁观者。但是,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丰富多彩,往往一览无余。用鲁迅的话来说,更多的时候,是“瞒”与“骗”,既指向别人,也指向自己,编织成一张亦真亦幻的现象之网。
苛刻一点地说,我们更多的时候,是旁观者。旁观者并不投入任何真正的爱恨情仇之中,总是呆在一个安全的位置,指指点点:那个谁谁,当年放着好好的单位,妥妥的铁饭碗不要,现在呢?混得人不像人,鬼不像鬼,当年好好干的话,现在起码是处级干部了吧?人呐!那个谁谁谁,当年一起吃饭的时候,还是个端茶倒水的角色,老子瞪他一眼他都要打哆嗦,这十几年没见,现在人模狗样的,名车洋房挺牛逼,人呐!
总之,旁观者总是精明的,世事洞明的,算盘珠子打得震天响的。
我以前是个读书人,腹有诗书气自华,妥妥的旁观者。后来,头脑一发热,撸起袖子要“改变世界”,结果成了旁观的对象,也就是水深火热的“当事人”。
然而当事人也是旁观者。但是,旁观什么呢?
现实生活过于鸡零狗碎了,通过电影旁观虚拟的生活,就成了一种乐趣。
1
我酷爱欧美电影,尤其是美国电影。
我知道说这句话现在有风险。我是一个彻底的爱国主义者,但这样表白没用。所有的逻辑,在立场面前都是苍白的。我看不下去国产片(除了《霸王别姬》等少数的例外),这甚至不是我能左右的事,嘴里可以大喊国产片雄起,身体不听话,没用。
美国的商业电影非常成熟,好莱坞的剧本和表演都是一流的。在我看来,商业电影就是服务业,能够用影像讲一个故事,像泡一个热水澡一样舒服,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。美国商业电影令人尊敬的地方在于,哪怕是商业片,它也尊重你的智商,很少有手撕鬼子这样的剧情。看中国片,有时候就像你走进一家婚庆公司,效果主要靠三流涂料,结婚礼服的面料是便宜的布料,老板还制造了下雪的特效等你夸奖:一个员工在房顶上往下撒塑料泡沫……总之,细节处惨不忍睹。而且,经常几句话都说不利索,说不自然。而且,嘴里说的是一套,身体表达出来的是另一套。
欧美电影的成熟还在于它的丰富性。就像一个女子,前一刻还在风情万种地调情,后一刻就进入了哲学思考:“生存,还是毁灭?这是一个问题。”有些时候,这二者还能够被极好地融合起来。你以为它最在乎票房?恭喜你,答对了。但是,冷不丁,它会冒出一些完全不顾票房感受的电影,只是为了表达比较任性的导演的实验性思考。
《飞越疯人院》《楚门的世界》,启发过多少人?用影像来表达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,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美国导演那样气势磅礴。无论是《盗梦空间》《星际穿越》,还是《移动迷宫》《信条》,这种探索精神,远远不是用商业可以解释的,在某种意义上,也代表了人类想象力的极致。
影像的极致是令人沉醉的,无论是电影中的风景,人物,还是人性或事件。科幻片中的银河,没打动过你?《星际穿越》中的黑洞,没震撼过你?这种感觉就像恋爱,你多希望电影不要太快结束,某些时刻,停留得久一点,再久一点。
当然,更多的时候,我们喜欢故事。例如《一九零零》(不是《海上钢琴师》)或《灿烂人生》。你可以花一整天时间去看,动辄六个小时甚至更长,别人的人生,家庭的历史,如诗如画般地在眼前展开。爱与恨,高尚与卑劣,宿命与自由,性格与命运,如此清晰地呈现在眼前。
实际上生活就是如此。我们见惯了善良与卑劣,经历了信任与背叛,承受了失败与成功,才发现,原来所有的故事都曾经发生过。而今我在看故事,另一个平行宇宙中,会不会也有一个人在看我?
有一些电影,更是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”?
《魔戒》是那种直接创造了一个世界的电影。热情甘美的夏尔,静谧优美的精灵王国,黑暗国王索伦,还有中土世界形形色色的国王。在这里,生活就是艺术,崇高的、优美的、反讽的,调制成了长卷,调制成了史诗。相比之下,我们的生活就像蠕虫一样渺小和不堪,但是且慢,总有些片断,又与电影中的片断惊人的相似。始于希望,继以疲惫,继以纷乱,终于什么?不同的抉择,带来不同的命运。前晚专门去看了《魔戒1》二十周年纪念版,我怀念我看到的不是修正版,而是盗版,但并不影响激动的心情。
弗洛多说:“为什么是我?”
那一刻,动人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,又不得不承受。相比之下,我们的生活的确要苍白得多。
当然还有堪称伟大的电影,《黑客帝国》。
这样的电影,总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,觉得不虚此生。如果生命中总有这样的电影可看,那么,日复一日的辛劳,也似乎就获得了回报。
2
夜深人静之际,打开一部电影,身份,就悄悄地切换了,从当事人变成旁观者。
世事纷纷扰扰,人间,大半时间是不值得的。无非名,无非利,无非各种稀奇古怪又司空见惯的小九九。这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,不再有英雄传说,只能造富神话,也很少有人拥有稳定的价值观。个人主义不只带来了人的伟大,也带来了更多人的渺小自私。这时候,如何行走在人世间?
可以虚与委蛇,可以努力不湿鞋,当然也可以一半清醒一半醉地与世浮沉。但是,不满足是真的。就像你买一栋房子,你同时买的是环境,是风景,可以看见辽远或精致,感受清新或安宁。
尘世也是风景,只是雾霾太重。这时候,那些虚构的故事,反而成了更真实的生活。电影里的有些人物,是你更愿意与之亲近的,是你希望结交的朋友,甚至,就是你的理想。我喜欢个性十足的人,甚至哪怕是尖刻的、歇斯底里的人,至少你觉得那是有生机的生命,身体里有不屈的意志。
凡是高分电影,触及的,往往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部分。例如,《这个杀手有点冷》,在遇到小萝莉之前,大叔只是一个成人世界中的工具人,一个程序员、白领、流水线上的工人、每天遵从指令上课的教师。小萝莉是系统的扰乱者,她带来的,是工具人的死亡,但却是真正的人的重生。《肖申克的救赎》更不必说,谁不是在监狱里绝望呢?谁不是认同这种体制,并努力与体制融为一体,甚至从体制中渔利而不愿意离开呢?而安迪,就是我们梦想的但永远不可能成为以及不敢成为的另一个自己。我们喜欢他,是因为他在替我们过另一种生活。
我喜欢看美剧《反恐24小时》,在许多时候,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生活的写照。不过,我像货车司机,而杰克·鲍尔则像一个偷土豆的。每天的生活,就是在奔跑,处理解决不完的问题。
最终我们会发现,那些真正令我们心动的电影,主角往往并不是聪明型的,而是有着恒定的价值观。有时候我想,人类为什么会对崇高伟大的人物,有一种自然的倾慕和景仰?后来明白了,对于渺小的心灵,崇高伟大的形象,乃是一种震慑,一种错愕,随之而来的,是向往与服从。这当然会令某些呆在茧子里出不来的人吃惊,觉得这违背了民主自由的理念。实际上,虚无主义就源于个人的膨胀,我成了一切的中心,而不是更为恒久的价值。像《魔戒》里阿拉贡这样的人,他们的吸引力,不只是因为长得帅,更是因为角色所赋予的王者气质。而一切王者气质中,都包含着对伟大传统的追随、守护与更新。
在中国电影中,你甚至看不到一个自然的教师形象。但是在欧美电影中,有《死亡诗社》《自由教师》《蒙娜丽莎的微笑》《放牛班的春天》《生命因你而动听》……当我们甚至缺乏能力去描绘一个真正的教师的时候,那么,在现实生活中,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出现的概率有多少呢?真实的人生,往往是被虚构的故事指引着不断涌现的。
我最恐惧的是什么?
是故事讲完了,电影消亡了。
下一个时代,取代电影的将是什么?我不知道。然而,唐诗之后是宋词,或许,电影总有谢幕的时刻。
只要不是在我的有生之年,我就是这么一点点小自私。
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商务合作